01:51
南方+三水频道淼健康窗口联合佛山市中医院三水医院根据二十四节气特点,邀请专业中医师给出养生指引、膳食建议、穴位调理示意图等,共同守护健康。
【资料图】
本期医生:
立秋,佛山市中医院三水医院徐大星教你滋阴润肺。
徐大星,副主任中医师,广州中医药大学医学博士在读,师承广东省名中医徐志强教授和广东省中医院牛维教授,广东省中医药学会风湿与关节病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擅长中医正骨手法及手术治疗四肢常见骨折及关节脱位;中西医辨证施治腰椎、关节退行性疾病,急慢性运动损伤及痛风性关节炎等。
本期内容:
立秋是“四时八节”之一,通常出现在每年的8月7日或8日左右。“立”有开端之意,立秋之后,标志着夏季的结束,秋季的开始。秋季是由热转凉,阳消阴长的过渡阶段。《黄帝内经》说:“秋冬养阴”,即指在秋冬两季应当收养阴气,以适应自然界阴气渐长的规律,并为来年阳气的生发打好基础。秋季的主气为“燥”,故称“秋燥”。燥气以损伤津液为主,津液耗损伤,人体呈现一派“燥象”。秋季对应的脏腑是“肺”,当燥邪犯肺时,容易出现“诸涩枯涸,干劲皴揭”等燥邪致病的症状。因此,秋季养生,当以“防肺燥,护阴津”为主。
调节起居,适时运动
秋天容易感到困乏,昼热夜凉温差较大,应随时增减衣服,预防秋凉感冒。另外,秋天应该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中医认为,天人相应也是养生的一种方法。最有效的顺应自然的养生方法就是随四季的变化而调整作息规律了。
秋季气候干燥,但清晨却多是天高气爽,空气清新,一日当中身体锻炼为舒适的时候。早睡早起,做做体育锻炼,使肺不受秋燥的损害,保持充沛的活力。患有呼吸道疾病抵抗力较差的人们应进行秋季锻炼,提高人体夏热与秋凉转变的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此外,有关专家建议秋季的适当早起,可缩短或减少血栓形成的机会,这对于预防脑血栓发病也是有一定意义的。
情绪调养,宁心养神
按照中医“五行”理论,秋内应于肺,肺在志为悲(忧),悲忧易伤肺,肺气虚则机体对不良刺激的耐受性下降,易生悲忧之情绪。秋天自然界的萧瑟,使人容易触景生情,尤其是对于老年人来说,更易在他们心中引起萧条、凄凉、垂暮之感,勾起忧郁的心绪。要做到内心宁静,神志安宁,心情舒畅,切忌悲忧伤感,即使遇到伤感的事,也应主动予以排解,以避肃杀之气。建议外出游玩,登高远眺,饱览风景,可使人心旷神怡,愁闷全消。
合理膳食,护阴润燥
秋时肺金当令,肺金太旺则克肝木。秋季燥气当令,易伤津液,故饮食应以滋阴润肺为宜。秋天宜收不宜散,所以要尽量少吃葱、姜等辛味之品,适当多食酸味果蔬。适当食用梨、蜂蜜、甘蔗、芝麻、胡桃、枇杷、菠萝等水果,中药有西洋参、百合、玉竹、沙参、麦冬、黄精、桑葚、白扁豆等。
民间素有“贴秋膘”一说,夏日炎热,多汗耗气伤津,食欲减退,体重减轻。立秋后可适当进补增加营养,但不宜以大鱼大肉,因人而异而“贴秋膘”。
养生药膳
立秋时节,大部分地区气温仍高,热而多雨,午后仍会有高温暴晒,但早晚天气有逐渐变凉爽的趋势,总体来说暑气未消,湿气未尽,燥气初显。此时人体容易出现咳嗽、感冒、泄泻等不适。饮食调理以平调肺脾,兼祛暑为原则。
1.莲藕双豆百合猪骨汤
食材:莲藕250-500克,赤小豆30-50克,眉豆30-50克,猪脊骨400克,鲜百合1个,陈皮1瓣,蜜枣1枚,食盐适量。
功效:祛湿,润燥,清暑热。
2.淮山地黄栗子煲鸡
食材:鸡半只,淮山药50克,熟地黄15克,板栗(去壳去皮)200克,红枣(去核)3枚,白茯苓15克,建莲子15克,芡实15克,陈皮1/8个。
功效:健脾胃,滋阴益气。
3.百合杏仁赤豆粥
食材:百合10克,杏仁6克,赤小豆60克,白糖少许。
做法:先将赤小豆洗净,加水适量,与粳米一起,先以大火煮沸,然后在半熟的粳米锅内加入百合、杏仁、白糖,以文火同煮至热即成。
功效:有清肺火的功效,适用于肺阴虚,虚火旺盛,素有口干、口苦者。
穴位养生
1.按列缺穴:润肺养喉
功效:列缺穴为手太阴肺经的络穴,通于任脉,具有宣肺解表、清头利咽、通调任脉的功效,主治咳嗽、咽干咽痛、偏正头痛、声音嘶哑、小便短赤等症。
取穴及按揉方法:以左右两手虎口交叉,一手食指压在另一手的桡骨茎突上,当食指尖到达之凹陷处取穴。点按列缺穴,可以达到润肺养喉的目的,对慢性咽炎有一定辅助治疗作用。
2.按合谷穴:缓解便秘
功效:年事较高的人肠胃功能有所减弱,加上秋季气候干燥,容易出现便秘症状。此时可以揉揉合谷穴,合谷穴是手阳明大肠经的原穴,善于激发大肠经的经气,可起到润肠通便的作用。
取穴及按揉方法:以一手的拇指指骨关节横纹,放在另一手拇指、食指之间的指蹼缘上,当拇指尖下即为合谷穴。点按合谷穴,再按顺时针的方向揉揉小肚子,治疗便秘的效果更好。
3.按四缝穴:健胃消食
功效:四缝穴是消宿食、化积滞的专属穴。常按摩四缝穴对轻度的消化不良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取穴及按揉方法:四缝穴是经外奇穴,第2、3、4、5掌面第1、2节横纹中央点取之。按揉时最好用大拇指掐按,效果显著。
南方+记者 魏英
通讯员 梁穗湄
【作者】 魏英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