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乘务员与乘客共同切生日蛋糕,庆祝京津城际开通15周年 ■记者 周宇杰/摄
8月1日清晨,在北京南站的候车大厅里,有一位特殊的旅客举着手机拍下了自己手中的车票,票上的时间是15年前的8月1日。“那天,京津城际开通了。”京津城际001号车票购买者桂斌说。
15年时间,京津城际作为我国首条时速350公里的高速铁路,与时代一同奔跑成长,每日开行列车数量从最初的47对增至现在的128对;从最短发车间隔15分钟到最短发车间隔3分钟,从每日运送4.8万人次到每日运送7.3万人次。15年间,京津城际累计发送旅客3.4亿人次。
“我们这些铁路迷最清楚,眼看着京津冀三地出行越来越方便。举例来说,10多年前坐火车一两个小时才能到天津,现在的京津城际半个小时就可以抵达……可以说我们看着铁路发展越来越快,从梦想成为现实。”桂斌说。
京津城际的出现,拉近京津两地时间距离的同时,也改变了不少人的生活。
家住天津武清的邵先生是一位“跨城”上班族,每天他要往返京津两地,但是因为京津城际列车,这样的“跨城”并没给他带来负担。成先生给记者算了一笔“时间账”——“早上从武清到北京,全程最快20分钟左右,整体通勤时间不超过1小时,比不少在北京居住的同事用时还要短,只能说高铁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吧。”
改变的不仅是京津两地旅客出行,更有高铁便利带来的经济效益。
武清站于2008年8月1日与京津城际同步开通运营。旅客从开站时日均发送200到300人,到目前日均发送8000人左右,周末客流超过1万人,15年间,累计发送旅客近2700万人。已经在武清站工作整整12年的车站站长姚冰清楚看到了这座车站周边的变化。“配套设施从零零散散到如今成熟完善,还有附近的佛罗伦萨小镇,已经是非常出圈的休闲旅游地了。”
随着客流增长,京津城际运力也在不断提升。2023年6月15日,京津城际推出10次计次票。同日,京津城际首次上线复兴号重联车组,列车“扩容”增加至128对。北京南站副站长王玉宝表示,调整后的京津城际将常态化开行重联列车、长编组列车,其中,高峰日可增加席位2.76万张,较调整前运输能力提升18%。其中,北京南站京津城际始发总运能达到8.5万人,相比于之前运能增加1.4万人,增幅达到20.5%。
铁路发展是时代变迁的缩影。从2008年8月1日京津城际开通运营到现在,京津冀区域内高铁总里程由2008年的118公里增长到2486公里,实现了对区域内所有地级市的全覆盖,京津冀都市圈1小时通勤,主要城市间2小时通达交通圈基本形成。今年年底,随着津兴铁路开通运营,京津之间将形成4条高铁通道,其中,从北京南站出发,京津城际可开往天津站、武清站、滨海站、塘沽站,京沪线可途经天津南站;从北京站出发,京滨城际直达天津宝坻、北辰;即将开通的津兴铁路,从大兴机场站出发,可直达天津西站。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