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 > 正文
兴会烟霞——周石峰中国画作品展亮相武汉|环球讯息
发布时间:2023-06-19 14:42:53   来源:齐鲁壹点  

6月16日,由中国画学会、武汉美术馆、湖北省美术家协会、青岛澜湾美术馆主办的《兴会烟霞——周石峰中国画作品展》亮相武汉美术馆(汉口馆)展出。本次展览共展出周石峰先生105件(组)作品,涵盖三个方面的主线:一部分为周石峰先生深入生活,面对大自然的写生作品。第二部分为周石峰先生在武汉生活和工作时期,各个阶段创作的代表性作品。第三部分为周石峰先生近十年创作的精品力作。

开幕式现场


(资料图)

开幕式

出席嘉宾

武汉美术馆馆长陈勇劲致辞

湖北省美协主席李乃蔚致辞

中国画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罗世平致辞

荣宝斋画院院长唐辉致辞

周石峰作品捐赠仪式

周石峰致答谢词

湖北省第十三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梁伟年宣布展览开幕

参加开幕式嘉宾合影

从家乡出发

文/张文博

(武汉美术馆展览策划部主任,本次展览策展人)

不同于任何地方的展览,“兴会烟霞—— 周石峰中国画作品展”在武汉的这次展出,无论对于画家本人还是这座城市而言,都有特别的意义。

首先,周石峰先生是土生土长的武汉人,在武汉出生,在武汉求学,后来很长时间在湖北省美术院从事中国画创作。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周石峰先生就参加了全国不少重要的中国画展览,其以“轻烟山水”为标志的山水画创作逐渐引起同行及学术界极大关注,可以说周石峰先生是荆楚大地上成长起来的,具有全国影响的画家代表。

其次,周石峰先生2013年调入中国艺术研究院国画院,从事山水画创作与教学工作。北京不仅是政治文化中心,也是各种艺术流派和审美融合汇通之处。到北京之后,周石峰先生的眼界开阔了,生活圈子更大了,画面也开始有了变化。北京先天的地理优势,使他能近距离看到大量的古代书画作品,故宫的书画特展,他每年都要去看很多次,看了原作,更能体会古人的笔墨精神,他开始对自己的创作有了新的思考。周石峰先生在他的《北京十年》一文中,记述了他初到北京时的情景:

初到北京的三年,极少画画,主要是闲逛,逛故宫,逛展览,逛西山,逛古寺,逛闲了还在仰山公园租了间画室。……由于逛得久了,看得多了,想法也就多了起来,满京城的金碧辉煌,金瓦红墙的皇家建筑,确是光彩照人令人心生敬畏,加上北京文化的厚重雄强,使我自觉地将霞与光引入到了轻烟山水之中,甚至一度为霞所迷。

北京十年对于周石峰先生而言不仅是居住环境的变迁,更像是一次艺术与心灵的壮游,其中国画创作也逐渐进入了全新的境地。在轻烟山水的基础上,他将五彩烟霞引入画面,使其创作“呈南方山水之氤氲,显北方山水之骨架,散淡与奇构形成笔墨世界的幽远。高渺的诗章,传统的勾勒皴擦,化为其个性表达,并融入新的图式,洋溢着新的审美气息(吴为山语)。”本次展览也将对周石峰先生近十年的创作进行集中呈现,同时也可以看出艺术家在中国画创作方面的思考与实践,感受到艺术家在笔墨语言方面不断探索的勇气和魄力。

2022年9月周石峰先生从中国艺术研究院国画院退休后多次回到武汉,像多年在外的游子回到家乡一样,与朋友一起叙旧情,话师恩,一起怀念儿时画画的故事。对于刚过花甲之年,又从事中国传统绘画的艺术家而言,六十岁已可放下种种事务全身心投入到自己的创作中去,艺术创作又将开启一断新的旅程,此时举办展览,更像是对过去艺术道路的一次梳理和总结。

本次展览沿用了周石峰先生2022年在中国美术馆展览的名字,在展览结构上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写生,这里面最早的一件作品为1980年的《庐山写生》,最近一次写生为2023年,其间横跨了43年,画家通过写生不断地从生活中汲取灵感,可以说写生是贯穿艺术家一生的功课,从本次展览的写生名称可以看出,艺术家的足迹不仅局限于国内的大山名川,还远赴英国、意大利、罗马等地;第二部分是2013年之前周石峰先生在武汉创作的 “轻烟山水” 阶段,此部分展出作品集中创作于2000年前后,从中可以看出艺术家笔墨语言的转变和绘画风格形成的过程;第三部分为北京十年创作的集中呈现。此阶段周石峰先生一方面重新认识传统,深入经典;一方面建构自己的笔墨语言,将朴素与绚烂共美的审美理念融入创作,使画面呈现烟霞共生,雄秀共存的意境。

家乡在每个人心中有特别的意义和重量。今天,周石峰先生带着自己四十多年积累的精品力作,怀着十二分的敬意,回到了家乡,在武汉美术馆向关心他的朋友、同道以及老师展示自己的创作,向故乡呈现一场水墨精神的视觉大餐。我们在欣赏他美妙笔墨的同时,向这位享誉全国的著名画家送上家乡人最真挚的问候,同时,祝愿他在今后的中国画创作中取得更大的成就。

展厅现场

展出作品欣赏

周石峰 国画 王维诗意 70×205cm 2023年

周石峰 国画 万壑含霞 145×367cm 2016年

周石峰 国画 昙曜五窟 90×240cm 2021年

周石峰 国画 轻岚含霞 205×210cm 2023年

周石峰 国画 平湖鹤影 205×70cm 2020年

周石峰 国画 漫舞烟霞 240×90cm 2022年

周石峰 国画 镜泊飞瀑 205×70cm 2020年

周石峰 国画 黄河舞月 224×203cm 2021年

周石峰 国画 云兴霞蔚 205×70cm 2022年

周石峰 国画 兴我烟霞 205×70cm 2021年

周石峰 国画 霞照千山 205×70cm 2022年

周石峰 国画 万壑松烟 240×450cm 2015年 周石峰

周石峰

1962年生于武汉。中国艺术研究院国画院原副院长、一级美术师,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硕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画学会副秘书长,中国国家画院专业委员会特聘研究员,中国美协河山画会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华文化促进会理事,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书画专业委员会副会长。

作品曾获中国文化部主办第二届全国画院学术奖、第四届全国画院优秀作品展画院奖 ,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全国首届中国山水画展优秀作品奖、首届中国写意画展优秀作品奖、第二届全国中国画展银奖。入选第十一届全国美展,作品《黄河舞月》选入文旅部主办长河大道-黄河文化主题美术作品展。应邀参加“艺以通衢--2022武汉双年展”。

名家评述

□张乾元

(东南大学艺术学院博士、博士后导师)

周石峰先生所画写意山水重形似而不求形实,其从写真中走来,转而追求虚幻空濠效果,如隔簾观月,心游云雾,古风意趣随彩墨泼写而溢出。其作品有湿笔水墨、没骨水墨,有混合彩墨、意笔重彩等等,画法、画理、格调、意趣各不相同。纵观其整体技法特征可归纳为“六重”:重水、重墨、重彩、重气、重意、重心。“重水”者,是求水之虚幻、淋漓、铟组、天成。“重墨”者,是求墨之晕淡、和润、六彩、层次。“重彩”者,欲求青绿之壮丽、绚烂、酣畅、辉煌。“重气”者,欲求活泼、浑沦、缥缈、灵变。“重意”者,乃求古意、天机、神理、神境。“重心”者,乃求心志、心意、情趣、激情等。周先生画山水贵在能将“六重”融为一体,使意象合一、心物合一、道技合一。

周先生所画山石林泉不完全是传统写实山石之皴擦和树木向背穿破,当然诸多传统之技法早已经融会贯通了。也非观察写实之形态细节,其写生获得的是虚象、气象、意象、心象。诸如《幻霞照虚》尖山独立,米氏之形,但山林泉石,流云风动,含混照虚,米家未曾得此幻象。《飘风》多用清水、多用淡墨,层层叠加,生宣水纹自然生出,云光飞烟,风行水上,涣然散开,无迹可寻。《烟岚浮翠》山石形态明显变形,远峰有荷叶皴法主导,近石则以彩为皴擦,粗写泼彩,强化厚重,强化绿翠。天空河湖,淡彩淡墨,写墨为骨,水晕为脉,云烟为势,舍笔弃形,以求天然随机。《雨晴》整篇无笔,实非无笔,以清水嫩墨阔写为笔,化笔为墨。是笔也写自然云水漂游纹,不取人为图绘点线形。《逍遥山水间》山峦迭起,直壁错综,云飞海运,风吹气旋,扶摇万里,北冥南冥,水天相接,多有庄周逍遥无穷之意。

周先生山水画“六重”之法,突出表现于水墨重彩并用,墨中有彩,彩中有墨,或泼彩为墨,或积墨为彩,或以墨为笔,或以彩为墨,泼破吞吐,墨妙彩精,形神理存,生气冲盈,天然素朴,本于所观,出于胸臆,达圣人之意,传万物之情。正如周先生所言"游心于淡兴会烟霞,借古开今放怀丘壑。”贵在“游心”与“放怀”,乃艺术娴熟自由之最高境界。

周先生为北宋理学开山鼻祖周敦颐之后裔,其丹青笔墨能得周子“无极而太极”整一之理,无论纯粹的水晕淡墨,还是青绿泼彩,皆得太一整体,

和而不同,杂而不越。从体势上看,来龙去脉,山高水长,布置穿插,结构浑然;从笔墨上看笔墨相含,彩墨相参,枯与润合,收放畅达;从章法上看,虚实互映、疏密相间、水气细组、大虚无极。周子曰:“大顺大化,不见其迹,莫知其然之谓神。”丹青笔墨妙在自然大化,妙在刚柔和顺,妙在无迹可求,妙在阴阳不测,妙在浑然为一。周先生之作可谓渐入此境,渐得其道。

主办单位:中国画学会

武汉美术馆:湖北省美术家协会、青岛澜湾美术馆

展览时间:2023年6月16日—8月25日

展览地点: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保华街2号

9:00一17:00(周一闭馆)

关键词:

推荐内容

Copyright@  2015-2022 欧洲器材装备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 沪ICP备2022005074号-23   联系邮箱:295 911 57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