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长河滔滔,文明灿烂而热烈。在崇尚创新的时代,他们甘于孤寂,默默守护着先祖的技艺;他们坚定赤诚,只为呈现这灿然瑰丽的文化画卷;他们守望相持,用一生去探寻精神的源头。
【资料图】
“千年茶乡”里的赤诚守护
四野清明,茶事开始忙起来了。
穿越大熊山的原始次森林,跋涉三个小时后,到达大熊山腹地川岩江,就地取山泉水解渴,稍作停顿后,湘熊茶业的制茶师刘修鹏和他的伙伴们就开始了今天的主线任务,采摘百年古茶树的鲜叶。茶树根盘硕大,主干苍挺,这名年轻的制茶工匠师脸上,是一副如获至宝的神情。
大熊山腹地川岩江航拍图 彭鹏摄
刘修鹏,正规茶学专业科班出身,九零后,大学毕业后一直在全国各地拜师游学,直到遇见大熊山腹地的古茶树,决定定居在此潜心做茶。
正在制茶的刘修鹏 彭鹏摄
位于北纬27°至28°之间,雪峰山脉横穿娄底,构成了一个得天独厚的优质产茶带。这里气候湿润、山高溪多、植被茂密,常年云雾缭绕,加上土层松厚,有机质含量高,所产之茶叶全氮量、氨基酸含量高,使新化成为了湖南的历史名茶产地。
川岩江之行,让刘修鹏很有收获。他告诉我们,川岩江两岸,分布有六百余亩茶园,不过最多只能采到两千斤古茶树鲜叶。他从茶篓里随意抓取一片鲜茶叶放进嘴里,“溪涧环境下长出的茶,口感很鲜爽,嚼起来回甘很快。”
位于大熊山的“一德”风雨桥。彭鹏摄
大熊山被誉为“茶叶物种基因库”,至今仍保留有近五万亩百年古茶树园,以及数十座茶亭和风雨桥。刘修鹏在大熊山脚下有一间工作室,这一整面墙的古树茶叶标本,是刘修鹏踏遍大熊山的溪涧坑谷寻觅而来,这些品类丰富的标本,让大熊山的雄阔富饶,以另一种姿态扑面而来,这也是刘修鹏“傲娇”的源头。
大熊山百年古茶树标本—“达山冲心叶”。彭鹏摄
刘修鹏介绍说,这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如果要把大熊山的古茶树标本都采集到位,那这一间房都不够陈列。其中有一片名为“达山冲心叶”的标本很别致,深得他心。“因为本身泡茶也是给别人一份心意,这个品种,它的叶子就是一个爱心的形状。”这个眼神明亮的年轻制茶师有点腼腆地笑着说。
萎凋、揉捻、翻腾、塑形,鲜茶在沉睡中缓慢蜕变。刘修鹏说,制茶的过程,不仅孤独, “你就是跟一片叶子对话,你要了解它的品种、习性,它生存的环境,”还会带一点焦虑,“如果做坏了,会觉得对不起这片叶子。”
远山如黛,在清风徐来的工作室外,一场简约的新茶品鉴会开始了。这次刘修鹏邀请的是著有《寻茶中国》的作家方八另。茶汤金黄明亮,刘修鹏很是满意,“大熊山昼夜温差大,又是沙质土壤,这些都刺激了茶多糖的积累,所以今年的茶,整个甜度来说非常突出。”
虽说已喝遍大江南北的茶,方八另对大熊山百年老枞的口感颇为惊喜,“可以喝到两个层次感,一个是花果香比较明显,有樱桃,苹果,水蜜桃的清香,另外一个就是它有特别的刺激感,影响到舌尖,就是那种辛辣味,跟武夷肉桂很相似。”
今年的茶做得很成功。刘修鹏没有闲下来,他辗转各地,希望有更多的人知道大熊山的百年老枞。
刘修鹏在第七届中国——亚欧博览会上推荐新化红茶。受访者供图
刘修鹏说,一开始大家会觉得很另类,因为百年老枞做出来,外形粗糙,都不愿意接受,“但是当我开始冲泡,大家闻到茶的香味,喝到溪涧的清凉感和原始森林里的蜜花香,大家就觉得这个茶很不错,好东西是需要时间来沉淀的。”
娄底市茶业协会会长、渠江薄片茶业董事长陈建明和他的朋友罗新亮,这两位潜心做茶的企业家也在新化奉家镇的崇山峻岭里,寻找百年古茶树的踪迹。
寻访途中惊喜不断,随处可见的古茶树,让他们兴奋不已。陈建明,曾是新化茶厂的最后一任厂长。这位毕业于安徽农业大学的老牌大学生,将自己一生的命运与茶叶紧紧缠绕在一起。
“莫道山乡无去处,此间堪比小扬州”。这幅名为《杨木洲大茶市》的水墨速写,依稀得见当年的繁华。杨木洲如今正沉睡在柘溪水库的水底深处,她曾是新化县历史上的茶叶经济中心,这里东临资江,因为世代以种茶为生,1930年,被开辟为茶市,茶市有茶庄八家,沿着资江河岸一字排开,长约三里。八家茶庄规模宏大,最多时茶叶从业者当在万人以上,当时,新化所有的茶叶几乎都集中在此加工、成箱,沿资江进入长江,运往世界各地。
陈建明从小在杨木洲长大,对这段历史如数家珍。“当时这里水陆交通便利,杨木洲又被称为‘小扬州’,汉口那边的人过来,都在这里采购茶叶。”在渠江薄片茶业公司园区,有一幅石刻的舆图,记录了品质出众的新化茶叶,从杨木洲出发,穿越河西走廊,去往了更远的欧洲大陆。
陈建明在渠江薄片茶业公司生产车间。马驰摄
新化茶厂倒闭后,并不甘心新化茶业就此沉寂的陈建明立下了目标,想做出让人惦记的茶。2008年,他主持研究和恢复了被誉为“黑茶之祖”的历史名茶渠江薄片。
陈建明主持恢复的“黑茶之祖”渠江薄片。受访者供图
陈建明说:“新化被誉为‘千年茶乡’,新化茶传承已千年,能够延续至今,一定有它独特的魅力,作为我们这一代茶人来说,如果在我们手里中断了,那是有责任的,一定要继续做茶,让这个茶能传承下去。”
非遗民俗里的诚意呈现
傩狮舞是湘中地区优秀的民间传统艺术,已有500余年历史。每逢元宵佳节或庆典,民间都以舞狮助兴,在涟源枫坪尤为盛行。
正在演出的枫坪傩狮舞。娄底市广播电视台摄
北方的舞狮子注重表演,南方的舞狮子注重竞技,而枫坪傩狮更注重讲有趣的故事,劳动生活情节、地方民俗、神话典故、梅山武术多重文化元素交织,被编排成108个既前后衔接、又独立成章的狮舞剧目,除了消灾驱邪,祈求丰收,更多的是传递古老山民永不言弃的生存理念。
枫坪傩狮舞传承人谢亮平,五岁开始跟随父辈耍狮子,是谢氏第十八代舞狮传人。如今传承的重担落到了孙子谢宇栋身上。这一天,在临街的屋前,谢宇栋开始了忙活,熬制一种特别的浆糊,他要继续跟着爷爷谢亮平学着制作傩狮面具。谢宇栋坦言,“要学的东西非常多,从面具制作、花灯制作、故事表演与编排、活动组织,很难。”
谢亮平和谢宇栋一起制作傩狮面具。马驰摄
制作傩狮面具的模具已许久没有用过,谢亮平一边细心清理,一边告诉谢宇栋,“这个模具已经有两百多年历史了,过去都是用木头雕傩狮面具,很沉,不便于耍,后来祖师爷就开始改进,慢慢演变成了纸浆傩面具,轻便经用。”
制作傩狮面具工序并不简单。在傩狮模具上,一层纸一层浆叠加出傩狮面具雏形。若干天后,待面具干透,再刷漆上色。直至画龙点睛完成,你会发现傩狮舞里的狮子,有一张很特别很有趣的脸,这是一只全中国独有的狮子。
傩狮面具。彭鹏摄
盛夏的祠堂,寂静而庄严。祖孙之间的传承,就在这富有默契的一招一式里。枫坪傩狮舞里,有边唱边舞的文狮,有会十八般武艺的武狮,还有木雕的神狮,专门请去田埂上驱虫。舞狮造型颇多,从起势、常态、奋进、疑进、抓痒、迎宾、施礼、惊跃、审视、酣睡、出洞、发威、过山、越涧、等。谢宇栋在爷爷的教导下,已是学得惟妙惟肖。
谢宇栋说,最开始是被祖父和父亲逼着学,后来态度慢慢转变,“人的一生,总得要做一点自己感兴趣的事情”,通过学习傩狮舞表演,动作更加协调,表演更加完美,得到大家认可,这就是一种自我成长,这是一个非常好的事情。“把这个事情做好,这也是我的责任。”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音乐舞蹈学院,舞蹈学博士欧阳锡威正在给学生解读枫坪傩狮舞的文化意义。“傩狮舞经历了百年时光的迁移,在内容上有很多变化,但是一直不变的是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望的强调。”
欧阳锡威与谢亮平交流枫坪傩狮舞。受访者供图
五年前,在一次偶然的田野调查里,欧阳锡威发现了枫坪傩狮舞,一时间很是惊艳。就在当年,他进行了长达两个月的实地采风,创作出了舞蹈作品《枫坪人心中的神》。欧阳锡威说,“我们将其纳入主流艺术的舞台是为了走出地域文化的限制,让更多的人接受这项艺术。我想要将傩狮舞推向更高、更远的地方。”
《枫坪人心中的神》演出剧照。受访者供图
2019年,欧阳锡威远赴韩国庆尚国立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的课题是《中国湖南枫坪傩狮舞和韩国北青狮子舞的比较研究》,原始生态、保存完整的枫坪傩狮舞,坚定了欧阳锡威的文化自信。欧阳锡威说,这是一种身份认同,唤起了每一位娄底人的文化自豪感,“通过枫坪傩狮舞,娄底人可以找寻到自己精神家园的归宿。”
醇香水酒里的迭代传承
新化处在雪峰山尾端,这里山岚起伏,出门就翻山越岭。新化民间有言:进门一罐子,出门一瓜瓢。家里来客人了,主人必会先拿酒罐子煨在火炉边。在以前,水酒更多是用来疗伤、蓄气,让山民有劲头完成艰辛的农活。
陈历祥在自家酒坊里制作新化水酒。彭鹏摄
入秋,天气转凉。新化松山水酒传承人陈历祥的蒸酒坊里又开始忙碌起来。女儿马上要读高三,他今天想专程为女儿蒸一坛水酒。懂事的儿子很乐意来当助手。这是新化当地世代延续的一项古朴的酿酒工艺,酿出的酒是否醇香,除了有赖于蒸酒人的丰富经验,还有一个神奇的秘方。
六十公里外,新化县桑梓镇金桥村村民曹中山正仔细打理着屋前这一片辣蓼草。距离重阳节还有差不多一个月,作为远近有名的制曲师傅,老曹一年中最忙碌的时节来了。“按照上一辈传下来的,辣蓼草最少要长到四片叶子以上才有药性,一般要过了端午节才能做。”
曹中山制作的辣蓼草酒曲。彭鹏摄
辣蓼草,含有根霉菌、酵母菌等多种微生物所需要的生长素,早在古代,人们就掌握了辣蓼草制作酒曲的方法。过了农历八月十五,能“闻香识曲”的制酒大师就开始上门看货了。
老曹说,每年农历七月开始做酒曲,他会在微信上发朋友圈,大家看到制作过程后,就会直接下订单。“客户说反正买了老曹的酒曲放心。” 这一天新化水酒协会会长肖时顺寻到了老曹家里,希望能拿一些质量稳定的酒曲,马上要蒸重阳酒了,“辣蓼草酒曲,是新化水酒的灵魂。”肖时顺如是评价。
陈历祥的这坛水酒,用上了老曹今年新做的酒曲。蒸好的糯米摊凉,加入酒曲,落缸,再加入雪峰山脉的清洌甘泉,剩下的工序便是交给时间。陈历祥和妻子一起,满怀期待地写下这美好的祝愿,“两年后,就把这坛酒拿出来招待亲戚朋友。”陈历祥脸上写满憧憬。
陈历祥和儿子振宇在藏酒洞里。王健摄
几天后,陈历祥将新酒搬到了这个终年恒温18度的藏酒洞,这坛被许愿的水酒,将在这里进行更稳定的发酵,这样能让酒体更加丰富饱满,味道清新爽口。在这里,还洞藏着各家各户的美好心愿。陈历祥告诉儿子振宇,这里藏得最久的酒有十七年了,在女儿出生那一年,陈历祥也在这里藏了一坛酒。“你跟着我学,那就是第二十二代传承人。这些传统工艺都是老祖宗传下来的,不能丢。”
如今梅山习俗里,总是少不了新化水酒的身影。老人生日有长寿酒;立房造屋、修桥铺路行祭拜酒;新人有结婚酒,婴儿出生有三朝酒、满月酒等。在新化过年,年夜饭上也不可少了自家蒸酿的水酒,大家在推杯换盏间,共同许下来年的期望。
国家级非遗项目“珠梅抬故事”小演员正在化妆。彭鹏摄
传承,是一代又一代匠人,用流淌在血脉里的勤劳和坚守,接续发展世代相传的手艺。传承,是坚守本心。(作者:张晓波)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