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全年实际使用外资1.2万亿元,按照可比口径增长6.3%,这再次证明中国依然是外商投资兴业的热土。”商务部副部长郭婷婷2月2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
1月30日召开的全国商务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将“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作为今年重点工作之一。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自贸区研究院副院长肖本华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叠加发力,2023年我国吸引外资总体上将保持平稳增长,增长速度将高于2022年。
(相关资料图)
发挥开放高地示范带动作用
商务部最新数据显示,2022年,21家自贸试验区吸收外资2225.2亿元,占全国的18.1%;230家国家级经开区吸收外资2596.4亿元,占比21.1%。
2022年1月1日起,新版自贸试验区外资准入负面清单施行,实现了制造业条目清零、服务业持续扩大开放。
“各自贸试验区在投资贸易领域实施了一系列开放举措,充分发挥对外开放的先导作用,为外贸外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郭婷婷说。
具体到今年来看,肖本华表示,自贸试验区和国家级经开区等开放高地要继续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一方面,充分发挥区域良好投资生态环境对外资的吸引力,大力吸引外商投资并优化外商投资结构;另一方面,加大制度创新和对外开放力度,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为国内其他地区吸引外资提供更多的经验借鉴,发挥“领头羊”作用。
东中西部地区联动发展
“2022年,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实际使用外资分别增长4.7%、21.9%和14.1%。其中,东部省份中,江苏省引进外资接近2000亿元人民币,广东、上海、山东、浙江、北京引资规模超过1000亿元人民币;中西部省份中,山西、河南、广西、湖南、陕西分别增长229.6%、119.8%、49.1%、41.3%和33.6%。”郭婷婷表示,中西部地区的引资潜力得到了进一步释放。
各地也纷纷出台政策措施吸引外资。例如,2022年9月20日,《重庆市建设高质量外资集聚地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印发,明确2022年至2024年,实际使用外资年均保持10%以上增长,制造业吸收外资占比在30%以上。
“随着产业逐步向中西部地区梯度转移,中西部地区正成为吸引外资的重要目的地。”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刘向东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西部地区引资优势在于腾挪空间较大、要素成本相对偏低。不过,高技能人才、技术创新等要素仍集聚不足,营商环境与东部沿海地区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对此,刘向东建议,今年需要在产业转移中加快东中西部地区的联动发展,把东部发展的经验和人才技术等带到中西部地区。同时,中西部地区继续推进国际化、市场化、法治化的营商环境建设,在区域协调发展的同时,带动中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
鼓励制造业引外资
制造业引资正成为政策支持重点。例如,去年10月份,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相继印发《关于以制造业为重点促进外资扩增量稳存量提质量的若干政策措施》《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2022年版)》。
商务部数据显示,2022年,制造业引资大幅提升,实际使用外资323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6.1%。尤其是得益于外资准入限制的全面放开,汽车制造业引资大幅增长263.8%。此外,计算机通信制造、医药制造领域引资分别增长67.3%和57.9%。
一系列支持举措接连出台,进一步吸引外资优化制造业布局。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束珏婷此前表示,做好制造业引进外资工作,对于促进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更好融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刘向东表示,下一步,要推动新兴产业发展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为外资企业创造更多参与机会。同时,为推动制造业外资项目落地,提供更便利的政策支持。
谈及今年我国吸引外资如何继续发力,刘向东表示,首先要扩增量,进一步扩大市场准入,特别是加大现代服务业开放力度;其次要稳存量,持续打造权利平等、规则平等、机会平等的营商环境,加大知识产权和外商投资合法权益保护力度;最后,为重大外资项目落地提供更便捷的通道和合作平台。
关键词: